博物馆珍藏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更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博物馆馆徽标识则凝练着一方水土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馆标识(logo)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组初评、网络投票及终评环节,该馆于近日公布了8件获奖作品。
广西博物馆前身是始建于1934年的广西省立博物馆。经过80多年发展,已成为广西藏品数量最多、文物类型最丰富、文物等级最高的省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馆原有陈列大楼于1978年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建成,经过40多年的使用,已不能满足现代博物馆的服务需求。2019年,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启动,建成后的新馆建筑面积将增加至33262.11㎡,并将延续“内外结合、动静相辅、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办馆特色。
随着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为加强博物馆品牌建设,提升形象辨识度,广西博物馆于今年5月18日启动馆徽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专业设计师、艺术院校师生、设计爱好者发出邀约。
西汉羽纹铜凤灯
目前,该馆的馆徽标识设计原型来自于馆藏文物西汉羽纹铜凤灯。这件文物于1971年在合浦县望牛岭1号西汉墓出土,该灯凤鸟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并且铸造工艺先进,尤其是在油灯上加装导烟管,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中,为汉代首创。
据悉,自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70家单位(个人)提交的205个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组初评,共评选出12件入围作品进行网络投票。终评会上,来自视觉设计、文博等领域的专家以及社会公众代表共五位评委组成的评审组,对入围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讨论,并综合标识的文化内涵、整体造型、艺术风格等,投票评选出8件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
在广西博物馆馆徽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中,广大设计爱好者、专业创作者用线条勾勒广西博物馆的轮廓,用笔墨填充这座87年老馆的质感,更用创意赋予了有趣的灵魂,看看此次获奖作品中是否有你所心仪的标识上榜。
获奖作品一
设计理念:
该标识由汉字“广西”组合演变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羽纹铜凤灯”造型。羽纹铜凤灯不仅反映了合浦作为汉代郡治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繁荣兴盛,也为后人传达了美好与智慧。标识直观展示了广西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体具有高识别度、内涵丰富、简洁大方,易于不同层次人群理解和传播。
获奖作品二
设计理念:
西汉翔鹭纹铜鼓是广西博物馆镇馆之宝,该标识整合了“壮”的拼音首拼“z”,博物馆的英文首拼“m”,以及翔鹭纹铜鼓等元素,其中八条飘带代表八桂,象征鼓鸣八方,寓意广西博物馆是全面展示广西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场所。该标识设计简洁明快,创意独特,寓意深刻,具有时代特征与艺术感染力。
获奖作品三
设计理念:
标识创意以“广西”的拼音首字母“g”为设计主体,融合了展翅的风凰鸟,壮族传统图案、铜鼓壮锦、动感的彩带等元素形象,蕴含丰富的广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体现了广西博物馆收藏与保护、教育与研究广西地域文化的历史基因。
获奖作品四
设计理念:
该标识以“壮、博”二字为思路,融合馆藏文物羽纹铜凤灯元素,整体构成了方形印章,具有很强的专属性和识别性,彰显广西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馆藏精神。
获奖作品五
设计理念: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的建筑外观颇具广西地区民族特色,并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性建筑。该标识以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后的新外观为蓝图进行设计,采用线面结合的方式,通过抽象和艺术化处理,线条干练,整体造型气势磅礴。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记者 陈蕾 (设计图为广西博物馆提供)
编辑:向周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