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唱响绿城美 生态宜居展新颜——南宁市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凯时和尊龙凯时

2021-04-20 11:45  

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关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环境质量承载着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加快工业、城镇、农业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水平迈上新台阶,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十三五”期间,全市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达100%,连续5年实现“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2020年前三季度南宁市城市水质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2020年全年排第二);南宁市市级在用饮用水水源水质实现常年稳定达标,县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已连续4年100%达标;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区原有的38段黑臭水体已消除,消除比例超过“水十条”90%的目标;市区污水处理能力由2015年的85万吨/日提升至2020年的183万吨/日。今年1至2月,南宁水质在全国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2位,蝉联全国省会城市“水质冠军”。

护活水,江河焕新

一开腔,一口浓浓的北方口音显示了耿安宁并不是南宁本地人。一个东北汉子,为何千里迢迢来到南宁定居,还喜欢每天到邕江岸边走一走?“我喜欢这儿的江河水质,大学毕业后我就决定留在南宁。近些年,经过治理,南宁的江河越来越美,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耿安宁爽快地道出了他“北人南迁”的缘由。

游碧水、赏灯影、观古楼,沿邕江顺流而下,粼粼江面上倒映着一幅川流不息的民生画卷,映衬着南宁人民的幸福生活——好生态激发了南宁的城市新活力。

曾经,一度无序开采、倾倒垃圾等行为让邕江失去了风采。近年来,南宁市以“一把手”工程把稳治水方向,高强度推动母亲河的治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向这里倾斜,更多政策、办法、方案从生态出发,更多实招、硬招、新招向民生发力。

从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到邕宁水利枢纽,在这74公里河道上,南宁着手实施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一方面,一张蓝图绘到底解决长期困扰邕江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持之以恒抓好邕江生态建设,全面提升邕江防洪、灌溉、运输等综合功能,通过生态治理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生态之手拨动治理琴弦,使邕江成为展现城市美丽形象的“绿轴线”,以唯美的姿态流淌着天人合一的赞歌,这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完美契合。

护活水,绿江河,南宁步履不停。“十三五”期间,我市与上游城市签署《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合作备忘录》,对流域水质数据“日通报、旬分析、月预报”;对郁江(邕江)、武鸣河等流域突出环境问题“下猛药”,全市共清理、拆解养殖网箱11.86万个,重点整治武鸣河流域304个污水直排口,关停378家违法畜禽养殖场;争取资金实施武鸣河、大王滩等重点流域、良好水体污染防治项目,已完成一批武鸣河流域污水直排口整治、大王滩周边村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南宁市邕江、郁江、武鸣河、清水河等主要流域年均水质均保持在二类以上水质水平。

我市还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群众“水缸”安全。南宁市启动邕江取水口上移工程,截至2020年底,邕江上游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设;狠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市49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前3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划定任务;建立“河长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饮用水水源数据同步传输,确保各部门、单位、基层河长齐抓共管。

治差水,内河去污

沙江河、水塘江、心圩江……这些城市内河拥有着各自美丽的名字,却因为黑臭污染有了统一的称谓——建成区13条城市内河38个黑臭河段,让美丽南宁的形象大打折扣。整治黑臭水体,南宁刻不容缓。

2015年,总投资约11.9亿元的那考河流域ppp综合治理项目启动,“那考河模式”嵌入南宁城市水环境治理:以ppp模式为核心、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经纬,通过社会资本引入,河道全线截污,海绵城市技术“造血”,把长6.35公里的那考河打造成一个生态海绵体。

如今,明媚春光里的那考河湿地公园,6公里多的河道上一江碧水蜿蜒向前,鱼翔浅底逐草嬉戏。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南宁黑臭水体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示范项目。

那考河的治理,只是南宁市“治差水”的一个缩影。南宁市按照全流域全要素治理思路,统筹上游、下游整个流域,污染源头和末端同时采取管控和治理措施。

2018年至今,我市新建、改扩建12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6万吨/日,实现污水总处理能力183万吨/日,可满足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需求;新建污水管网约711.9公里,改造完成雨污水管网错接混接点8362个,完成整治污水管断头点302处,涵盖朝阳溪、亭子冲、心圩江、水塘江等14条内河流域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验收,呈现在市民眼前的是“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面。

一份“十三五”时期南宁市“治差水”成绩单格外引人关注:2019年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成功入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通过国家海绵城市验收,那考河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成为全国知名范本,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竹排江黑臭水体系统治理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典型案例……南宁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实效,一条条曾经的“纳污河”,变成焕发着勃勃生机、涌动着满满绿意、流淌着浓浓幸福的景观河。

为削减污染源对江河的影响,南宁多管齐下打出“治差水”组合拳: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全市137家重点企业共210个污染源排放口建成自动监控网络系统;推动农业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2018年以来,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积极治理船舶污染,2020年以来,已累计接收船舶垃圾6.5吨、船舶生活污水189吨、船舶含油污水0.8吨。

保好水,下足功夫

水环境治理没有“暂停键”,南宁市打好碧水保卫战的脚步仍在前行。

“十四五”时期,南宁市将继续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切实落实国家、自治区“水十条”要求,进一步把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深化流域综合整治。我市找准症结短板,有针对性地以武鸣河流域、六景断面上游流域、清水河流域、八尺江流域为重点,继续提升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推进畜禽养殖绿色健康发展,促进种养有机结合,发展农业绿色循环经济,继续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持续控污减量,开展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平衡好区域开发与流域承载力的关系,着重削减现有入河排污量,控制污水新增量;实施右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加强与上游城市联防联控联治;完善河道管护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河湖“清四乱”及“清河”行动成果,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考核。

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南宁加快邕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调试工作,尽快启用市区新水源,推进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常态化管理。强化市、县级水源地问题“回头看”,持续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切实加强对各级水源地的日常监管巡查工作;以邕江上游引水工程一期工程为重点,打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标杆工程,切实提高各级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

加强黑臭水体长效治理。我市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五大攻坚战”,持续推进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加强内河流域综合治理及污染源头管控,统筹推进“七个示范”创建工作和西明江、心圩江、朝阳溪、竹排江、水塘江等5个河段共20.8公里示范段创建工作,切实将示范段打造成为展示南宁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和经验模式的标杆性样板,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让群众成为黑臭水体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是天人合一的‘风景线’,是不容破坏的‘生命线’,是普惠民生的‘幸福线’。‘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下足功夫保护好南宁的绿水青山,不断厚植生态底色,推进绿城品质提档升级,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让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在美丽绿城全面展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好鹏说。(记者杨盛)

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编辑:张丹丹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