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国家安全-凯时和尊龙凯时

2023-05-02 17:56  

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们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意境,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其中,不少诗词反映了国家安全思想,彰显出先辈们对于国家安全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板桥于乾隆时期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表达了其以解决百姓疾苦为己任,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充分诠释了维护“人民安全”的责任感,以及对人民的深切关爱与同情。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讲话时曾引用这首诗,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立场,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展示了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也为中华儿女坚定不移维护国土安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来源:国家安全部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网站地图